LOGO OA教程 ERP教程 模切知识交流 PMS教程 CRM教程 开发文档 其他文档  
 
网站管理员

质量管理七大工具培训教材ppt

admin
2025年7月26日 9:40 本文热度 54
在质量管理领域,七大工具是提升产品质量、优化流程的重要手段。它们操作简便、实用性强,能帮助我们从复杂的数据和现象中找到关键问题,为质量改进提供明确方向。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七大工具。

一、检查表(Check Sheet)
检查表是一种为收集和整理数据而设计的表格,它能让数据收集过程更有条理,避免遗漏关键信息。
(一)作用
可以系统地收集特定问题的数据,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可靠依据。比如在生产车间,可用于记录每天产品的不合格项数量及类型。
(二)制作步骤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,比如是为了了解某产品的不合格原因分布。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项目,如不合格类型、发生时间、发生地点等。设计表格样式,将数据项目合理排列。确定数据收集的周期和负责人。按照表格要求进行数据填写。
(三)应用案例
某电子厂为了解手机屏幕的不合格情况,设计检查表记录每天的不合格类型,如划痕、亮点、暗点等。一周后,通过检查表数据能直观看到划痕问题出现的次数最多,为后续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持。
二、柏拉图(Pareto Chart)
柏拉图又称排列图,它基于 “关键的少数,次要的多数” 原则,将数据按重要程度排序,以柱状图和折线图结合的形式展示,帮助识别主要问题。
(一)作用
能快速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,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,提高质量改进的效率。
(二)制作步骤确定分析的问题和数据范围,比如某产品的不合格原因及对应数量。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,计算各类别的数量和占比。按数量从大到小排序。绘制柱状图,横轴为类别,纵轴为数量;再绘制折线图,纵轴为累计占比。在累计占比 80% 左右的位置画一条横线,横线左侧的类别即为主要问题。
(三)应用案例
某服装加工厂对衬衫的不合格品进行统计,发现线头、尺寸偏差、面料瑕疵、纽扣松动等问题。通过制作柏拉图,发现线头和尺寸偏差的累计占比达到 80%,于是重点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改进,有效降低了不合格率。
三、鱼骨图(Ishikawa Diagram)
鱼骨图又称因果图,因其形状像鱼骨而得名。它将影响质量的因素按类别进行梳理,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。
(一)作用
能全面、系统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,避免遗漏,帮助找到根本解决办法,而不是只解决表面问题。
(二)制作步骤明确需要分析的质量问题,写在鱼骨的 “鱼头” 位置。确定主要原因类别,通常包括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测等,作为鱼骨的主骨。针对每个主骨,进一步分析次要原因,作为子骨。继续深入分析,找出更具体的原因,直到能采取措施解决为止。对分析出的原因进行筛选,确定根本原因。
(三)应用案例
某食品厂生产的饼干出现口感偏硬的问题,用鱼骨图分析。从人(操作工人烘焙时间控制不当)、机(烤箱温度不稳定)、料(面粉含水量过高)、法(烘焙工艺参数不合理)、环(车间湿度大)、测(温度检测仪器不准)等方面入手,最终发现烤箱温度不稳定和烘焙工艺参数不合理是根本原因。
四、直方图(Histogram)
直方图是将数据按一定区间分组,以矩形的高度表示每组数据的频数,从而展示数据的分布状态。
(一)作用
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,如数据的集中程度、离散程度、是否存在异常值等,帮助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。
(二)制作步骤收集数据,确定数据的数量,一般建议不少于 50 个。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,计算极差(最大值 - 最小值)。确定组数和组距,组数通常根据数据数量确定,组距 = 极差 ÷ 组数。确定每组的区间范围,注意区间要连续且不重叠。统计每组数据的频数。绘制直方图,横轴为数据区间,纵轴为频数。
(三)应用案例
某机械厂对零件的直径进行测量,得到一批数据。通过绘制直方图,发现数据呈现正态分布,且在标准范围内,说明生产过程稳定。若直方图出现偏态或有数据超出标准范围,则表明生产过程存在问题,需及时调整。
五、控制图(Control Chart)
控制图是用于监控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工具,通过设置控制界限,判断过程是否出现异常波动。
(一)作用
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,以便采取措施进行调整,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,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。
(二)制作步骤确定需要监控的质量特性,如产品的尺寸、重量等。收集数据,按时间顺序或批次分组。计算每组数据的平均值(或中位数)和极差(或标准差)。确定控制界限,通常包括中心线(CL)、上控制限(UCL)和下控制限(LCL),一般以 ±3 倍标准差作为控制限。绘制控制图,横轴为样本组序号,纵轴为质量特性值,标注中心线和控制限,并将数据点绘制在图上。分析控制图,若数据点在控制限内且随机分布,说明过程稳定;若出现数据点超出控制限、连续多点在中心线一侧等情况,则表明过程异常。
(三)应用案例
某饮料厂监控瓶装饮料的容量,通过控制图对每小时抽取的样本进行跟踪。当发现连续 3 个数据点在中心线以上且逐渐接近上控制限时,及时检查灌装设备,发现是设备压力异常,调整后恢复正常,避免了大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。
六、散布图(Scatter Diagram)
散布图是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图形,通过观察数据点的分布形态,判断变量之间是正相关、负相关、不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。
(一)作用
能直观地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,帮助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或关联程度,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。
(二)制作步骤确定需要研究的两个变量,如温度和产品合格率。收集成对的数据,一般建议不少于 30 对。建立坐标系,横轴为一个变量,纵轴为另一个变量。将每对数据对应的点绘制在坐标系中。观察数据点的分布形态,判断相关关系。
(三)应用案例
某化工企业研究反应温度与产品纯度的关系,绘制散布图后发现,随着温度的升高,产品纯度先上升后下降,呈现非线性相关。据此,企业确定了最佳反应温度,提高了产品纯度。
七、分层法(Stratification)
分层法又称分类法,是将收集到的数据按不同的类别进行分层,以便更清晰地分析数据,找出问题所在。
(一)作用
能排除干扰因素,使数据更具针对性,帮助准确找到问题的根源。
(二)制作步骤明确分层的目的,比如分析不同班组的产品质量差异。确定分层的标志,如班组、设备、原材料批次等。按分层标志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。对分层后的数据分析,比较不同层次的数据差异。
(三)应用案例
某汽车零部件厂发现产品不合格率较高,采用分层法按班组进行分类。结果显示,A 班组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组,进一步调查发现 A 班组的设备老化是主要原因,更换设备后,A 班组的不合格率显著下降。
以上就是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的相关内容。在实际应用中,这些工具往往不是孤立使用的,而是根据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运用,以达到更好的质量管理效果。


阅读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FAVswHOAAHt6c7BFrc4Sw


该文章在 2025/7/29 13:02:02 编辑过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
点晴ERP是一款针对中小制造业的专业生产管理软件系统,系统成熟度和易用性得到了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的青睐。
点晴PMS码头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港口码头集装箱与散货日常运作、调度、堆场、车队、财务费用、相关报表等业务管理,结合码头的业务特点,围绕调度、堆场作业而开发的。集技术的先进性、管理的有效性于一体,是物流码头及其他港口类企业的高效ERP管理信息系统。
点晴WMS仓储管理系统提供了货物产品管理,销售管理,采购管理,仓储管理,仓库管理,保质期管理,货位管理,库位管理,生产管理,WMS管理系统,标签打印,条形码,二维码管理,批号管理软件。
点晴免费OA是一款软件和通用服务都免费,不限功能、不限时间、不限用户的免费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。
Copyright 2010-2025 ClickSun All Rights Reserved